​环境生物学研究团队

作者: 时间:2025-03-24 点击数:

环境生物学研究团队

团队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重要的环境科学问题,开展植物与微生物对环境因子和污染物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成员有夏建荣教授、王玉琪教授、金鹏副教授、崔明超副教授、曾振顺博士、李芊博士等团队成员长期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外同行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近20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ISME J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3次,出版专著6部,申请专利13项。团队已形成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主要侧重于:

1、植物对有害金属元素的解毒机理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2、浮游植物的固碳机制及其对多重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和适应

3、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微生物-矿物微观界面的相互作用和特定环境微生物适应性  与分子机制

夏建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生物学团队负责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主要从事海洋浮游植物的固碳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食用蓝藻规模化培养技术及其生产应用等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专著2部,授权专利1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


王玉琪,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害元素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植物吸收、转运金属铝和解铝毒的内在机理;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农业部从事过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10余件,主编专著1部。

金鹏,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背景下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学响应研究,聚焦浮游植物对多重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项目等在内的项目10余项。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中英文专著共4部,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四,2017)、三等奖(排名第二,2020)。


崔明超,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技术及降解机制,以及微生物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迁移、转化及归趋行为的影响。主持完成国家及省市校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20余篇。


曾振顺,博士、讲师,主要关注微生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细菌诱导产生的特异性突变或重组,及其产生的环境适应性功能和分子机制。先后主持国家和市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20余篇,


李芊,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微生物源头防治尾矿库酸性矿坑水的技术研究,侧重微生物-矿物微观界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2件。


Copyright©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E-mail:gdhjxy@gzhu.edu.cn
综合办公室电话:020-39366937 教学科研办公室电话:020-39366943 学生工作办公室:020-3936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