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白皮书

作者: 时间:2023-06-02 点击数:

环境科学专业白皮书

一、专业定位

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和演变,环境科学专业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专业。随着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内容、形式也不断变化,环境科学专业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其他学科专业的渗透和影响也越来越深入。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形成了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培养目标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视野开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环境科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开发、咨询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4年。配合学分制改革进程,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在校学习3-7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毕业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研究方法与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教学、研究、开发、管理等基本能力,毕业时满足以下要求:

A.价值引领

A-1基础价值: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观念。

A-2核心价值:热爱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关注学科发展,具有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有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良性发展而工作的责任感,具有科学精神和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素养。

A-3相关价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具有多学科协同发展意识。

B.知识探究

B-1基础知识:具有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政治、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

B-2核心知识:具备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污染与预防、环境控制与治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B-3相关知识:熟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政策与法规;熟悉全球和区域性生态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发展状况及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学科发展动态。

C.能力建设

C-1基础能力: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运用外语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C-2核心能力:具备较强的环境污染分析、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及评价的能力,具有系统分析环境问题、识别关键要素和核心问题、探索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能力;初步具备环境技术创新、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C-3相关能力:具备不断学习环境科学相关领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具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化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管理、创新实践能力。

四、课程体系

1)专业知识体系架构

专业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四个方面。

通识类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英语、军事理论、体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

学科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物理化学、专业导论、环境学导论、环境问题认知与调查、科研项目体验课、学科研究方法论等课程。

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电工电子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生态环境大数据、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与控制、环境工程实验方法与技术、清洁生产概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原理;环保机械与设备、环境工程仪表与自动化、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环境工程创新创业、以及若干选修与专题研讨课等课程。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军事技能、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物理性污染与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题研究室科技活动、清洁生产课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

2)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包括生态学基础、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Ⅰ、环境监测实验Ⅰ、环境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Ⅰ。

五、师资队伍

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形成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教研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师博士比例(93%)、高级职称占比(65%)等多项人才指标均据全国高校前列。本专业现有全职教师28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人,其中27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有在海外求学或访学经历。专业老师以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是一支富有活力和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

六、教学条件

1)实验室

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已建成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拥有设施齐全和管理规范的各种专业实验室包括: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生物化学实验室、环境基础化学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各类天平和仪器专用功能室等,专业实验室总面积为1473 m2,现有教学设备2654台,资产3626万元,较好满足本科教学所需。

2)学科建设平台

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广东省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以及“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为学生的教学、科研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重点实验室

平台类别

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批准年月

验收时间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科技司

2010.06

2017.12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科技厅

2012.09

2017.09

 

3)实践教学基地

环境科学专业已建成教学实习基地近30个,省级2个,院级19个,涵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研究所等单位类型。聘请了30余人经验丰富的校外指导老师,涉及环境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研发、咨询等岗位类型,为学生提供工程训练和指导。2009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首批“广东省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共建单位”,为我院环境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实习、实践的机会。

七、专业影响力、职业发展方向、专业发展前景

1)专业影响力

环境科学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2011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广东省首批优势重点学科。2019年遴选为广东省“珠江学者岗”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上海软科排名全国第34名,位居前17%方阵;环境/生态学ESI学科于2021年3月首次进入全球前1%,同年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建设了 “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瑞典林雪平大学共建了“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本专业设有有害元素环境地球化学、放射性核素污染与控制、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安全、环境生物学和环境毒理学、环境功能材料五个学科方向。形成了从环境污染机理研究到污染控制技术应用研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扎根广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海内外,依托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教学和科研创新成果引领的专业性、创新型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训练、良好的科学素养与职业品质、持续创新能力的环境科学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2)职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规划与设计、咨询与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

3)专业前景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中国建设,给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以环境科学专业进入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契机,实现环境科学专业的跨越式发展。环境科学专业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优势,在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水-气-土环境污染与治理、环境信息系统等方面特色鲜明,涉及了当今社会主要的环境污染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几年来,环境科学专业社会上人才需求量大,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学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很高,主要从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是相当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行业。


   

   

环境科学专业电子白皮书链接:

http://environ.gzhu.edu.cn/info/1058/3388.htm

 

   



Copyright©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E-mail:gdhjxy@gzhu.edu.cn
综合办公室电话:020-39366937 教学科研办公室电话:020-39366943 学生工作办公室:020-3936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