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作者: 时间:2023-05-30 点击数:

广东省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依托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实验室于2012年9月立项,于2018年12月通过项目验收。在2017年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考评中被评为良好。

实验室负责人陈迪云教授长期从事环境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研究队伍,其中核心成员20余人,90%人员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成员在实验室管理与建设以及放射性环境问题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聘请侯立安院士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每年培养研究生10~15人,重点实验室已毕业研究生42人。

实验室建设旨在瞄准国内外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的前沿课题,整合广东省乃至国内外放射性环境污染控制的科技力量,形成区域优势,集中力量攻克和解决本领域基础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取得标志性成果。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多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中文论文50多篇,获批专利4项,申请受理9项。在以下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

1)在放射性同位素铅(Pb)、铊(Tl)、铀(U)、钋(Po)等测定新技术和新方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2)开展典型放射性核素污染产生机制及控制原理研究,建立了非传统同位素技术实验室。3)开展零价铁和四钛酸钾晶须联合处理含铀废水研究。基于污泥资源化利用为出发点,研究富铁污泥碳热还原合成载铁生物炭复合材料,探究碳热过程中,铁元素随碳热条件转换的规律与机制。4)开展羟基磷灰石对废水中铀的去除性能研究,探讨了羟基磷灰石与天然磷灰石去除铀的机理。5)研究改性木屑、豆渣、稻草等废生物质对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性能,比较探索生物质的改性特征与放射性核素的吸附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放射性废水深度处理吸附材料的研究方法,将这些吸附材料应用于放射性废水的深度处理,为矿山放射性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与支撑。6)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典型放射性核素污染区植物系统发育特征及生态修复机理研究,针对粤北铀矿放射性核素污染区植物性状进行系统发育特征分析,并开展了U和Ra等超富集本土植物的筛选;进行了植物根系土壤环境对核素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以及不同生长时期、发育阶段和植物器官对放射性核素的富集规律。

实验室拥有宽能多道γ能谱议、低本底液体闪烁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500万以上,实验室和实验基地的面积达2500m2以上,基本开展科研和教学的基本条件。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了《环境放射化学》、《辐射与人体健康》等课程。

   

 


Copyright©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E-mail:gdhjxy@gzhu.edu.cn
综合办公室电话:020-39366937 教学科研办公室电话:020-39366943 学生工作办公室:020-39366942